首页 > 行业动态 > 情况通报

河南建材协会组织水泥企业调研同力、义煤等企业

发布时间:2006-08-31 17:29:57浏览量:203
郑州市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程,目前已有20多家专业公司,供货能力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对郑州市的建筑工程做出突出的贡献,现场搅拌基本绝迹,提前实现了“禁现”的目标。   近期混凝土市场价格不太稳定,而且有逐渐走低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供大于求僧多粥少是主要原因。2003年以来受建筑市场需求拉动,混凝土生产企业由原来的10家迅速发展到了25家,其生产规模越做越大,生产能力增加了400%以上,迅速增加的产能造成供需失衡,无奈之下各企业纷纷让利,以求得到更多的供应量。   2、盲目跟进,被迫降价。受市场影响,某些市场颇有影响力的企业也只得参与价格竞争,被迫以低价方式求得供应量。   3、价格误导,从中渔利。个别需方为得到最大的利益,时而采取误导的方式迫使混凝土企业降价,例如:编造一个子虚乌有的价格告诉A公司B公司的价格降了多少,反过来又用这种方式刺激C公司,让混凝土企业不知所措,最终达到压价渔利的目的。   混凝土价格的降低对拉动市场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过低的价格也会使产品存在质量隐患:   1、目前混凝土价格已降至零利润附近,存在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的可能。按照GB—14902《预拌混凝土》规范,原材料选用要求非常严格,其价格比劣质材料高10—20%,特别是中砂,与质量较差的机制砂相比价格高30%,如使用这类原材料,其产品质量很难控制。   2、成本压力会迫使混凝土企业减少必要的控制环节。混凝土的质量不是仅靠试验室就能够控制的,从投料到出机、运输、入模每个环节都关系重大,这些环节都需有专业人员监控,这些环节的专业人员受成本控制可能会裁减,按GB—14902《预拌混凝土》规范混凝土由出机到卸料不得超过90分钟,如果没有专人控制很难实现。   3、混凝土质量事故会给供需双方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混凝土本身具有不可修复的特殊性,一但出现质量事故,轻则加固重则拆除重建,其损失不言而喻,特别是供需双方的信益损失是难以用时间和金钱来衡量的,一次事故可能会让供需双方在建筑市场上名誉扫地。   作为郑州市建筑业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我们要求混凝土生产企业不要盲目降价适可而止,行业要求各企业注重以质量和服务获得市场份额,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