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散装水泥是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群众惠及子孙的绿色工程。198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落实散装水泥的政策措施,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的推广力度。”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发展散装水泥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哈尔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政策规定,使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5年,哈尔滨全市散装水泥使用量达到227.4万吨。水泥散装率为67%,连续13年位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哈尔滨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发展散装水泥事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过度消耗物质资源来实现,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发展散装水泥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然要求,对于节约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根据专家测算及实际物资消耗统计,每推广应用1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包装用纸60吨,折合优质木材330立方米、节约用电7.2万千瓦时、煤炭78吨、烧碱0.4吨。以哈尔滨市“十五”期间散装水泥量1066.6万吨计算,共节省包装用纸6.4万吨,折合优质木材35.1万立方米,接近于大兴安岭林区年采伐量的72%。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可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节约大量水、电、煤等能源,缓解资源能源紧缺带来的巨大压力,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是有利于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袋装水泥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其强度也将明显下降。据测算,袋装水泥存放3个月后强度将下降15%-20%,存放6个月后强度将下降20%-30%。相反,散装水泥由于生产工艺先进,不仅质量好,而且技术含量高,长期储存在密封容器内也不会降低强度,可以有效保障水泥质量。同时,由于预拌混凝土全部使用散装水泥,利用电脑科学配方控制,严格控制计量,杜绝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由于现场估计原料配比而无法保障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所以,推广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能够为建设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证,为建设精品工程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有利于保护道路及市政设施。现场搅拌混凝土因砂、石、水泥等原材料挤占场地和道路,不仅造成建筑工地环境脏、乱、差,而且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水泥浆流入下水通道,经常堵塞下水管线,致使城市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经常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大量超载车辆碾压道路的现象,超载砂、石等原材料的洒落也加剧了对道路的破坏。因此,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不仅能减少对资源的损耗,而且有利于保护道路及市政设施。 二、发展散装水泥事业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环境理念,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现清洁生产。 水泥作为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建筑材料,其应用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等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是有利于减少空气粉尘和噪音污染。目前,在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中,由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所产生的粉尘污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由袋装水泥装卸和拆用所形成的水泥扬尘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据国家环保部门测定,在袋装水泥拆装过程中导致散落的水泥,约有20%在气流作用下进入大气层,仅此,全国每年约有480万吨水泥成为悬浮物污染环境。同时,包装水泥的废旧塑编、复合水泥袋还将造成巨大的“白色污染”,遗害子孙后代。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混凝土产生的噪音一般在80分贝以上,严重超过了正常人居环境45分贝以内的范围,噪音扰民已经成为市民反应的焦点问题。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建筑施工噪音污染,对于建设适于人居的城市生态系统将产生积极作用。 二是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体现了以人为本,可以大大地减轻施工现场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提高劳动效率,缩短工期。据统计,预拌混凝土比现场搅拌能提高20倍工效。特别是哈尔滨市地处寒区,施工期最多只有8个月,更需发挥预拌混凝土的优势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大力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是建设适宜人居文明城市的需要,是人心所向的民心工程。 三是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预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工业废渣代替水泥,实现废物循环利用,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理念。掺入工业废渣的预拌混凝土,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有效地解决建筑工程“裂、渗、漏”等工程质量问题。利用工业废渣代替水泥生产的预拌混凝土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建筑节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加大推散工作力度,开拓哈尔滨市散装水泥工作新局面 哈尔滨市的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各行业应充分理解新形势下发展散装水泥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关心和支持散装水泥事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对推广散装水泥工作的组织领导。今年,哈尔滨市已经调整了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合力推进哈尔滨市散装水泥工作快速发展。市建委作为全市散装水泥工作的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发展散装水泥事业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市商务、财政、公安、交通、环保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认真解决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有关专项资金收缴难和现场搅拌混凝土等相关问题;各开发建设、施工等企业要认真执行发展散装水泥的各项法规规章,严格按要求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哈尔滨市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全社会对市散装水泥事业的重视程度,提升市散装水泥产业的发展速度。 二是要加大依法推广散装水泥的工作力度。今后几年是哈尔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服从并且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散装水泥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哈尔滨市建筑市场管理规定》的执行力度,依法查处现场搅拌混凝土及超量使用袋装水泥的行为,严重者予以曝光和暂扣现场搅拌设备。市区内在建工程必须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招商引资项目及开发区建设项目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使用预拌混凝土。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持依法推散,积极为推动哈尔滨市建设生态型和环保型城市服务。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散装水泥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散装水泥是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哈尔滨市散装水泥管理部门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契机,针对农村使用量小、分散、运输和机械化作业不便等特点,认真研究制定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政策措施。对农村水泥销售网点及水泥用户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散装水泥市场,促进农村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 今后几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阶段,大力推广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市广大散装水泥工作者和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管理、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事业的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